为何修行?修什么?怎么修?我对无意识舞蹈的看法?

July 19, 2010

为何修行?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人生意义的最大化,为了如此,我们就需要提升自己这方面的境界。一般人在进入道法自然体系结构的智慧之前,都以一般主流的体系之主,主要是儒家的、科学的、逻辑的、分析的体系,这一类的体系都是以分裂、仔细、规则等等为结构的。开始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很好学,很实在,很容易理解,可是我们的人生到了一定的程度,开始因为分裂及矛盾得太严重,比如有了事业却没有了健康,有了家庭却没有了理想等等缺憾,而感受到自己不能再以分裂的方式生活,于是我们就会寻找一种体系,一种学问,一种智慧,期待把人生的所有事物都结合起来追求。这就是为何我们修行。

 

修什么?

修行修的就是把矛盾修掉,把矛余修掉,回归到源头核心,然后以顺圆中衡一体化的方式来发展。整个人类历史,包括科学在内,都在为人类揭示及记载达到效益,达到人生价值的路径。符合顺圆中衡自然的体系,都有道法自然的哲学方法论为指导核心,可以给一个学名叫道法自然体系,修行,就是在完善这个体系。目前这个体系在教育、农业、武术、修养、体育、艺术、医学、制度等等方面已经有趋型了,但在影响时代发展最重要的科技方面却还远远无法超越科学体系。人类到了这个濒临灭亡的节骨眼,也产生了对这个体系的完善的重大需求,所以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纪是道法自然体系完善的世纪。唯物主义精神告诉我们,道法自然体系只能是结合了科学体系的体系,它扬弃了科学的自制矛盾的缺点,吸收了科学主义的确实及本质的说理思维方式。

 

怎么修?

  修行与学习一样,由内而外,由简而繁,所不同的是,修行是以体来修,不因文字而与真实世界脱离。修行的第一步就是由心身修起,修的是先把妨碍心身自然功能的思维和力舍弃,所以有道家术语“无、松、静、虚”等等,“无”,是不妨碍自然原有的机制,“无”的修炼产生了一个敏感细致及顺其自然的心和体,再来发展生活上的实用之术,并且,在用的同时或之前,不断深化这个“无”之体,其实用的技术就自然而然会越来越完善,这称之为“体用哲学”、“无为无不为”。修行人所修炼的体的几个基本用处在佛教用语是“神通”,包括了明经络、体他心、识物语、柔身、长劲、静思得慧、太极拳、感药性、戒、定、慧等等,修行人的“修无”的最终境界佛教用语称“涅磐”。修无,由心身开始,修的是无念无力,以经络由头至脚修。

 

无意识舞蹈的看法?

  道法自然体系是一个由内而外的顺势螺旋,有很多个角度,每一个角度之间都是没有矛盾的,圆通每一个角度是修这个体系的方法,缺了任何一个角度都会让人无法圆,无法圆就无法往外一圈螺旋修去。无意识舞蹈是身心灵的角度的修行法门及应用,能修心身,能治心身,太极拳是身及应对的角度的修行,能修身修技及圆活处世。无意识舞蹈也是街舞等舞蹈的心法。

缘是平衡

July 19, 2010

好些日子没有写博客了,那是因为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文字越写越贱,也一直没有正式作品面市。博客作为我的日记、人生阶段记载和传载思想的工具效用已失,因为我的理论已经到了不需要再写的地步,我到了实践及证明的阶段了,这些实践及证明的东西其他书都有了,我还写得不如他们,倒不如就不写。

 

  我终于正式恋爱了,二十八岁了,这缘份得来不易,并且毫不冲动,配合得太天衣无缝。

  一个无暇于俗套、为求智慧尽心尽力、扎根于土、自然生活的人,会遇到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答案是同样喜欢植物、草药,同样喜欢画画,尤其到户外写生,画高山、大海、大树、蓝天白云的人,同样悟性理性而放下俗尘的教育制度的资优生,同样喜好运动与武术的跆拳道黑带,摒弃淑女低俗外表而现今内在充实的前校花,满脑子理论结合东西方文化而重于心理辅导人文关怀的教师。看到我的家脏乱到恐怖而不嫌弃的干净的人。还是好些方面修为超越我的修行人。

  谢谢你,你的出现,在我成功之前有人看到我,我甘愿了。你补上了我太多方面的不足,我太幸福了。我就这么肯定你就是我的另一半,我爱你。

影片推荐《超强台风》

June 13, 2010
编辑词条

超强台风

目录[隐藏]

超强台风的定义

电影《超强台风》

主要演员

剧情简介

事件回顾

相关新闻

精彩评价

幕后花絮

穿帮镜头
超强台风的定义
电影《超强台风》
主要演员
剧情简介
事件回顾
相关新闻
精彩评价
幕后花絮
  

超强台风的定义

  超强台风(Super TY):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51.0米/秒,也即16级或以上。

  根据2006年中国气象局正式发布的最新《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新增“强台风”和“超强台风”两个台风等级,对中心风力在12级以上的台风强度做出更准确的表述,能使各地适时启动更高的监测、预报预警、防灾减灾等预案。

  广义上的台风又称热带气旋,按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风速划分为六个等级:热带低压(TD)、热带风暴(TS)、强热带风暴(STS)、台风(TY)、强台风(STY)、超强台风(Super TY)。 

  2000年以来登陆中国(包括台湾地区)的超强台风:(2000-10)碧利斯、(2005-05)海棠、(2005-13)泰利、(2005-19) 龙王、(2006-08)桑美、(2007-09) 圣帕、(2007-13)韦帕、(2007-16)罗莎、 (2008-15) 蔷薇

  有史以来最强的超强台风是1979年登陆日本的泰培(Super Typhoon Tip)泰培是全球有确切纪录以来影响范围最大,强度最强,中心海面气压最低的热带气旋,生成于北太平洋西部。日本1979年的大范围洪灾就是由这个台风造成的。

电影《超强台风》

  电影《超强台风》

  中文名:超强台风

2008年电影《超强台风》

  英文名:Super Typhoon

  导演:冯小宁

  类型:灾难片 

  片长:1:30:10

  国家/地区:中国

  发行:紫禁城三联

  对白语言: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2008年10月24日(中国内地)

  出品:浙江省委宣传部

  温州市委宣传部

  台州市委宣传部

  浙江广电集团

  浙江影视集团

  影片公映许可证号:电审故字【2008】第069号

  配音语言:普通话

  字幕语言:中文/其它

主要演员

  巫刚———-徐市长

  宋晓英——-气象专家

  刘小微——实习生

  尹国华——镇长

  吕一丁——副市长

  王诗槐——专家

  陈长海——主任

  周征波——民工

剧情简介

  

影片以2006年8月10日17级超级台风“桑美”在浙江温州登陆的真实事件为素材,表现了当地在短时间内组织实施百万人员大转移、把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降到最低的艰难过程,全景式地展现了抗台斗争的全貌。

  由于地球气候变暖,引发了一场18级超强台风“蓝鲸”在海面形成,行进路径诡异多变,海上徘徊后转向大陆袭来,百万人口的城市面临巨大的危险。

  台风到底会在哪里登陆?水库大坝能否顶住?百万人口是否紧急撤离?人们面对着38亿财产损失与民众安危的两难抉择,万分紧急时刻,偏偏又有一艘小船向滔天巨浪驶去!孤岛上传来紧急呼救,一个孕妇突发大出血,生命垂危……

  它终于来了,以史无前例的超强风力正面登陆!排山倒海的巨浪冲入城镇,横扫一切,击碎一切。嚎叫的龙卷风中,汽车被贴在墙上、一艘艘巨轮在空中飞舞,然后砸向房屋!巨浪涌入破洞,竟然将一条鲨鱼抛进人群。身陷绝境的人们到了最后的生死关头……

  做为中国首部灾难大片,著名导演冯小宁以超强的想像力,制造出了中国电影史上前所未有的超强视觉冲击,以强烈的悬念和惊悚的气氛窒息了观众。并通过这场突发的惊天大灾难,扣问着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闪烁着人性关爱的光辉。

事件回顾

  2006年8月 超强台风“桑美”重创浙闽沿海。

  2007年夏秋交替 摄制组赴浙江沿海追踪台风,拍摄大量素材。

  2008年

  1月03日 人民大会堂举行发布会。

  1月14日 浙江苍南拍摄影片中“千人大转移”的镜头。

  1月15日 浙江乐清取景拍摄。

  10月15日 CCTV-6《首映》节目录制。

  10月16日 导演冯小宁做客新浪,揭秘《超强台风》的幕后故事。

  10月18日 第21届东京电影节角逐金麒麟。

  10月24日 浙江卫视首映式,全国同步上映。

  10月26日 放映三天全国票房意外破千万人民币。

  11月29日 北京研讨会,专家详解影片成功要素。

相关新闻

  1、 国内首部灾难大片

  冯小宁:“《超强台风》绝对是中国首部灾难大片,不只我说,广电总局领导也这么说。”为什么说是首部呢?“以前中国影片特技镜头从来没这么多,时间也没这么长过,张建亚之前有个《紧急迫降》,特技镜头也就几分钟吧,我这里有50分钟之多,这是绝无仅有的。”

  2、《超强台风》叫板《后天

  “震撼!过瘾!意外!”看完在首映式上播放的精彩片段,许多人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其实,许多浙江老百姓对台风来临的场景并不陌生,而《超级台风》正是根据2006年17级台风“桑美”登陆浙江的真实故事改编,真实再现了中国50年来最大台风“桑美”登陆浙江的恐怖15小时。

  在浙江卫视首映式上,冯小宁透露此部影片是他转型商业片的处女作。为了此番的转型创作灾难片,冯小宁更是出手不凡,请来了具有国际水准的一流特技师和制作班底倾力打造,坦言“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精力”。

  据悉,影片50%以上镜头都是台风肆虐的大场面。信心十足的冯小宁说,在《超强台风》之前,还没有一部纯国产影片能做到这样的水平。为了在影响上呈现逼真的自然灾害全貌,剧组在去年夏秋交替时节专门到浙江沿海追踪台风,拍摄了大量素材,同时还在影片中加入了很多浙江卫视报道台风时的真实新闻素材。“大家会看到上百万民众紧急撤离,价值数百亿的一座城池如何被自然灾害毁于一旦。” 按照导演冯小宁的说法,《超强台风》的视觉效果完全可以和好莱坞大片《后天》、《完美风暴》叫板。

  灾难片是最具视听魅力、最能吸引观众的影片类型。纵观中国电影史上的灾难片,故事多为正面宣传,人物塑造多为高、大、全,场景视觉效果比较落后,几近走入千篇一律的窠臼。冯小宁说,中国导演拍摄灾难片需要更多的想象力和实现力。他认为《超强台风》将创出中国灾难片的新貌,而《超强台风》也将成为真正开创中国灾难片历史的电影。

  3、“浙江制造”登陆东京国际电影节

  浙江题材,浙江拍摄,浙江投资。这部血统纯正的“浙江制造”,不仅填补了中国灾难大片的空白,还冲上国际电影舞台。

  目前该片已经正式入围于10月中旬开幕的第2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他们将代表中国角逐本届的国际电影“金麒麟”奖。“浙江制造”的电影却敢于挑战好莱坞大片,浙江广电集团编委周羽强给出了充分理由。“既要叫好,又要叫座这是浙江电影一直以来的发展目标”,周羽强说,中国第一部灾难大片在浙江诞生,并且入围了东京国际电影节,这清楚地证明了浙江的影视实力。

  浙江的电影事业虽然起步晚,但冲劲非常猛。去年,起点较高的浙江影视集团一记重拳出击:投资《集结号》。上映后,该片在业界一石激起千层浪,充分显示了浙江电影人的前瞻眼光。这一次,尝到甜头的影视“浙军”再次发力,把视线转向了在中国处于空白状态的灾难大片。《超强台风》的胜利出炉,将能见证影视“浙军”在电影制造方面的再次升级。

  “台风跟浙江有非常深厚的渊源,我们的电影也是,把首映式交给浙江卫视操办,也是希望借助这个优势平台引发票房的‘超级台风’。”导演冯小宁也交了底。

  4、浙江卫视首映式“抗台七姐妹”电影“追风”

   10月24号当天,本色出演的浙江卫视记者张宏也到现场,“一两分钟的镜头整整拍了一天,回来后,好几天耳朵里一直嗡嗡作响,比真实报道时还厉害。”作为浙江卫视“抗台七姐妹”的大姐,张宏透露,电影里的台风有18级,比“桑美”还要大一级。

  “抗台七姐妹”由浙江卫视台风报道组中的7个女记者组成,她们在台风来临的第一时间冲入台风灾区第一线,为全国观众报道来自前线的第一手报道。每年台风来临的时候,老百姓都能够在最危机关头、最紧急要塞,看到“抗台七姐妹”的美丽身影。她们在真实报道的同时体现出最温暖人心的人文关怀,让所有观众津津乐道。把“抗台七姐妹”请到电影中来,冯小宁表示,“这不仅增加了电影人物的真实感,还能够让观众产生极大的共鸣。”

  在这次的《超强台风》浙江首映式现场,浙江卫视品牌新闻栏目《寻找王》还找来了一位特别来宾:一个刚满周岁的小男孩——“陈韦帕”。

  据“抗台七姐妹”张宏介绍说,去年台风来袭时,台州临海市有一名孕妇正值分娩却遭遇到了台风眼的袭击,在各方人员的协力帮助下,一名男婴在台风眼中顺利出生。浙江卫视的镜头真实纪录了这一切,而这个故事也被冯小宁采用,成为影片中最感人的画面之一。

  如今这个遭遇大难却幸运存活的孩子在父母的带领下来到了首映式现场,他们的到来不仅给整部电影增添了温情的一面,还引发了大家对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深层思考。

  5、《超强台风》未拿奖在意料中 故事胜《后天》

  10月27日晚上,结束了东京电影节之旅的冯小宁导演携新片《超强台风》女主角刘小薇一起在北京的首都时代影城参加媒体见面会,对于《超强台风》未能在东京电影节获奖,冯小宁坦言早在自己预料之中。

  商业片很难在国际性的电影节上获奖,这已经成为了惯例,在本届参展的15部片子中,《超强台风》是唯一一部商业片,因此冯小宁在带着《超强台风》参加东京电影节之前就已经做好了不能获奖的准备,不过在他看来,能够在国际平台上展示自己的电影就已经是最大的收获。

  《超强台风》是电影节评委会主席极力推荐的影片,这部片子放映后观众的反响很不错,很多日本观众看过这部影片后都表示很喜欢,15分钟的见面会结束后还有大批影迷追到门要求与冯小宁合影,并表示这部电影让自己很感动。

  《超强台风》除了在特技制作上的三大特点之外,故事情节更胜一寿,冯小宁称这部电影的故事是来源于真实事件,故事中高度的人性化的体现也让他自信这部片子能够超越美国灾难巨作《后天》,东京电影节上对这部片子做了影评的俄罗斯评审给出的评语让冯小宁感到和欣慰,他称《超强台风》是对本届东京电影节最大的贡献。

  事实上,像《后天》乃至《泰坦尼克号》这样的灾难巨作都未曾在国际性的电影节上拿过任何奖项,风靡全世界的《泰坦尼克号》拿到的奥斯卡奖也是仅限于美国国内,但是这些并不妨碍两部影片创造的巨大票房收入,因此,周末两天就超过500万的《超强台风》也有理由让冯小宁期待一个国产灾难片的票房神话。

精彩评价

  1、中国式灾难大片《超强台风》带来的启示

  人民网2008年12月11日:近日,一部中国式灾难大片《超强台风》引起国内外观众普遍关注,成为这一年度国产主流影片的重要收获。这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现实主义风格电影,讲述在一场18级台风来临时,浙江沿海某城市从市长到普通老百姓共同与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故事,形象地刻画出人类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大无畏勇气和集体的力量。影片着力在思想主题上打造亮点,在艺术制作上形成特点,在市场营销上抓住卖点,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给人们带来许多有益启示。

  启示之一,我们说文艺创作弘扬时代主旋律,不是主题先行,更不是空洞口号。只要尊重创作规律,注重题材的深度开掘,注重典型形象塑造,完全能够以艺术的方式诠释宏大主题、昭示时代精神。《超强台风》通过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情节,成功塑造了市长这一性格丰满、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深刻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尊重科学、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影片将今天与50年前迥然不同的执政理念进行了鲜明对比:同样的地点,同样的台风灾难,在不同的执政理念支配下,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效果,非常值得人们深思。影片回顾,1956年曾有一场百年不遇的强台风登陆,当时几千人秉着“人定胜天,人在堤在”的信念,跳入洪水中以血肉之躯斗台风、战洪水,转瞬之间,几千条生命被吞噬。这种不尊重规律、不尊重科学的蛮干,后果必然是失败和死亡。影片又展示,当50年后的今天又一场空前灾难来临之际,市长不是只听从上级的命令,而是处处以科学为师,充分听取气象专家的意见,在关键时刻作出了“科学避台,以防为先”的正确抉择。影片中,当38亿元可强化政绩的开发工程与120万群众安危之间产生冲突时,市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因为“财富有价,生命无价”,“任何时候,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永远是第一位的!”当得知某海岛有位孕妇危在旦夕时,市长立即请部队派飞机前往营救,他说“就是一个人的生命我们也要管”;甚至在小偷的生命受到威胁时,市长也冒着生命危险带头前去营救,因为他相信“在生命面前人人平等”。正是这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作出百倍努力”的行为,才使得更多的生命在大灾之后安然无恙,历经波折的孕妇才转危为安。当手机里传来新生婴儿的啼哭声,银幕上的人群响起了一片掌声,也给剧场的观众带来了温暖,带来了感动。50年前后面对灾难的不同态度、不同结果,充分昭示出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执政为民”这一执政理念的巨大进步。

  启示之二,国产大片在特效制作上完全能够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产生良好视听效果。《超强台风》中的特效场面所达到的逼真效果和视觉冲击力,在国内影片中并不多见。尤其是台风来临时,排山倒海的巨浪袭击小镇,吹飞的汽车贴到墙上,旋转飞舞的驳船一头扎进仓库等场景,给人带来强烈的视听震撼,使观众仿佛置身于风暴之中,身临其境地体会到紧张、恐惧与危险。与国外灾难大片相比,这部影片尽管在电脑特技制作投入方面远远不足,但特效场面丝毫不亚于国外投资上亿美元制作的大片。这是因为该片80%以上的特效镜头,都是摄制组花费3个多月时间追逐台风踪迹进行十分艰苦的实景拍摄,从而产生出更为真实可信的灾难效果,大大增强了艺术表现力,使影片成为名副其实的首部国产灾难大片。

  启示之三,富有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的优秀国产影片只要注重营销,加强推广,完全可以占领市场、赢得观众。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国产主流影片尽管也做了些宣传,有的宣传规格很高,首映式出席领导级别也很高,但由于影片与市场相脱节、宣传与营销相脱节,虽然制造了一次性的舆论效应,但并没有真正引起公众的关注,影片上映后往往票房少得可怜,甚至卖出零拷贝。而《超强台风》制片方从创意阶段就找准市场定位,对影片进行了大量的商业化包装,开展全方位的宣传。他们不仅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宣传,而且在上映时机、票价制定、场次安排、信息反馈等方面都做了精心策划,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一整套发行放映方案,并派专人跟踪负责市场营销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阶段。在各院线影院并不看好的情况下,影片上映首周即取得500万元票房,并在第二周夺得国产影片票房冠军,以近2000万元票房佳绩位列国产主流影片票房前列。

  《超强台风》的成功充分说明,只要认真组织策划,优化资源配置,调动各方因素,切实抓好创作、生产、营销各个环节,就完全能够创作生产更多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文艺作品。

  2、《超强台风》创新受肯定 请业内专家把脉问题

  11月29日,中国首部灾难大片《超强台风》研讨会在京举行。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中宣部文艺局影视处处长王强、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天行、导演冯小宁以及杜高、贾磊磊、尹鸿、王一川、饶曙光、郭运德、沈卫星、张卫、陈晓云、陈航、高军等业内专家出席会议。

   1800万制作成本追赶2亿视效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表示冯小宁是个有特色的导演,能够借鉴国外灾难片、类型片的模式拍摄这样一部主旋律的影片,这种意识值得肯定。以1800万的制作成本追赶国外2亿成本大片呈现效果,做出了超预算的成果。影片体现了“人道主义情怀”,汇集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许多富有成果的理念和思维方式。目前要拷问的是如何有一个漂亮的故事以及戏剧主体和永恒形象。

   剧组玩命追风三个月80%是实景

  中宣部文艺局影视处王强处长对影片的三个亮点提出表扬。首先是主题的表达,故事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科学执政”。另外,影片呈现出来的台风镜头有80%是实景拍摄的,这是剧组在浙江沿海连续追风3个月,相当“玩命”。主演巫刚把一个市长冷峻、果敢、机敏的特征表现很到位。不足之处在于影片的主题开发可以更加深入,一些场景和镜头衔接不够顺畅,影片结局无人员伤亡似乎不太真实。

   研讨会不走过场专家直言不足

  多位专家们提到小白狗和鱼缸中红色小鱼是影片中最温暖的设计,这种艺术的表达让人感觉到希望。这次汇集和众多业内专家的研讨会不再是走过场念表扬信,嘉宾们直接提出了影片存在的不足,希望给主旋律影片和中国灾难片进步带来帮助。例如:拍摄中抓细节不够,两辆道具车重复使用造成穿帮、鲨鱼制作不真实;市长在码头为渔民下跪场景设计,英雄崇拜痕迹太模式化,引起观众笑场;特技效果苍白,自然和人的转换太硬;演员表演有点过,人物表达不够饱满。

   新浪娱乐追踪《超强台风》受专家肯定

  据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天行介绍,由冯小宁执导的电影《超强台风》创作背景是2006年8月在浙江和福建登录的17级超强台风。剧本通过公开招募,五选一最终确定。自今年10月24日上映以来,票房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中在浙江地区创造国产影片票房第一,观影人数和放映场次第一。专家陈航从宣传发行方面称赞制片方将主旋律影片商业化成功运作,取得了首周500万票房。特别提到,新浪娱乐跟随《超强台风》远赴东京电影节,贴身记录行程和观众反应,为扩大影片影响做出不少努力。

  3、《超强台风》与金鱼男孩

   在《超强台风》这部电影的开头和结尾,都有一个男孩坐在台阶上守护着一条金鱼,他似乎是一场人在大自然灾害面前所作所为的见证人和凝望者。

  我们通常在看灾难片的时候,总会有一种惊叹,惊叹龙卷风、大地震、冰风景这类超常态的破坏力刹那间扑面而来的奇观,摧枯拉朽,势不可挡又往往转瞬即逝。经电影特技、电脑合成之后的集中放大,构成一种富有观赏性的自然界暴力美学的具象体验,而人类往往显得惊恐万状,无能为力,唯有刻意加进去的某些情感戏份给人一丝温暖,主角还是自然暴力。

  浙江制作的新片《超强台风》不一样,它的主角始终还是人,是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历经考验的新人。虽然人所共有的那种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惊恐、焦灼以及心存侥幸因而大意鲁莽的弱点都有,但负责任又能担当的市长身上,充分凸显了以人为本的超强执政能力,不仅给人温暖的情怀,还向人展现了尊崇科学的理性魅力。我们可能忽视片中穿插的几段黑白资料,几千人投身怒海筑成血肉长城抗击台风的悲壮,那可是我们曾经的真实情景再现。从“抗台”到“防台”,一字之差,是执政理念向科学发展观的大踏步迈进。所以,影片《超强台风》作为一部带有显著灾难片特征的结构中,恰当地揉入了政论片的元素,这无疑是类型片的突破。

  在《超强台风》中有许多动情的情景,象神奇的台风眼,诡异的暴风线路,拍岸巨浪横扫渔港的惊心动魄,贯穿全片的难产孕妇以及部队快艇和直升机临危出击的振奋,都让人动容,也有市长与小偷的几次遭遇的谐趣,好比是未经串连好的一把珍珠,由一位金鱼男孩下托上盖端到了我们面前,这或许是导演的良苦用心,亦或许是一次形而上的勉为其难。看过的人才会有各自的观感。

幕后花絮

  冯小宁导演的环保题材作品《超强台风》讲述人们成功抗击海啸的故事。为了逼真再现2006年超强台风“桑美”登陆浙江沿海的真实情景,同时又能少花钱多办事,小宁导演想出了几个“土招”。

  在一些大成本电影中,大风暴的场面多数依靠电脑合成,特技制作费用动辄上亿,冯小宁打了打算盘,决定用土招。

  冯小宁:用我们有些传统的办法,土招的方法来同样营造出银幕上的那种气氛。

  土招一:台风登陆

  你瞧,这个演员被台风吹得飘了起来,可他既没有吊威亚,也没让人从旁抬他的脚,是怎么飘起来的呢?咱们看这里。

  原来特技人员在空中拉了一条绳子把人抬住,这样就形成了空中飘人的效果,大冷天的,这滋味肯定不好受。

  冯小宁:拿着水枪水龙往身上浇,还有鼓风机往身上吹,造成台风,在拍摄中最后(有人)等于神经麻痹,整个半边脸都瘫了,现在才恢复。

  土招二:海啸来袭

  台风来袭有时会引发海啸,冯小宁发明了一种洪水发生器,就是这个布满红锈其貌不扬的铁家伙,它的威力你可看好了。

  土招三:海中取景

  如果嫌这样的海啸规模效果不理想,还可以直接把各种模型道具搬到海里。而这些模型道具在制作上很有意思,这路灯是毛笔做的,而制作这些房屋瓦片的材料更是创意十足。

  道具师:这些厨房用的水管,经常见到的那个水管,就是把它剪开以后做的瓦片

  这些袖珍模型足够省钱,模拟效果也还不错,唯一的缺点是不结实。工作人员冒着严寒把模型抬到海水里,精心制作的轮船一下就被撞坏了。

  冯小宁:你们今天看到的是模型特技,但我们还拍了很多真实的场景,再加上我们最后用数码修饰,我估计在少数镜头上达到国际水平。

  花小钱办大事

  冯小宁导演曾荣获中国环境大使和2007年度“绿色人物”的称号,对一个导演来说,这些称号是一个殊荣。从20年前冯小宁拍摄电影处女作《大气层消失》开始,他就一直关注人和环境的关系。这一次的《超强台风》让他实实在在地过了一把特技瘾。

  CS:影片中一共用了多少个特技镜头?

  冯小宁:《超强台风》一共用到的特技和特效镜头是400到500个,占镜头总数的一半。其中长时间三维数字制作的三个,数字合成的有10多个,另外90%的是实景拍摄经过后期处理的。我们主要是秉承花小钱办大事的原则,通过自身的脑力劳动,发挥想象力,再动手做出让观众震撼的效果来。

  CS:实景拍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冯小宁:知道冬天的海风有多冷吗?(笑)我们就是站在去年雨雪冰冻时期的海水里进行实景拍摄的,因为演员的戏份拍摄完成后,就已经进入冬季了。当时非常苦,我们穿着羽绒服站在齐胸深的海水里工作,一站就是一天。搭建的场景只能用一天,每天只能拍三潮浪,三潮浪过后,场景已经不能用了,如果要恢复就要一个多星期。剧组的工作人员包括演员都是在玩命的境况下工作的。

  CS:鲨鱼的那一幕让人非常惊讶,导演怎么看?

  冯小宁:这是我的一个想象力,也是我拍这部影片的初衷,我先想到这么一个镜头,然后通过这个镜头将它幻化成一个故事。我写剧本不是从文字出发,而是从画面出发,这是我比较特别的一点,几乎我的每一个故事都如此,我走的是从影像到影像的创作道路。

  CS:观众也非常好奇鲨鱼是怎么拍的?

  冯小宁:电影艺术是想象力加上实现力的结晶,鲨鱼这个镜头想象力我们有了,那么要如何实现?这有点揭秘的感觉了,我们就造了一条鲨鱼,这模仿的是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这条鲨鱼能动,最后拍完了,也把鲨鱼给折腾“死”了,最后就分尸了(笑)。本来应该捐给中国电影博物馆珍藏起来的。

  CS:灾难片在中国是比较少见的,冯导为何情有独钟?

  冯小宁:我就是不喜欢跟别人走一样的路,别人不拍什么,我才玩什么。20年前,我拍《大气层消失》,那就已经是灾难片,只是鉴于当时特技的局限,我感觉没能把自己的想象力完全发挥出来,所以就一直想再拍一部灾难片。当时浙江有这个意向的时候,我就说服领导,必须把这部影片定位在灾难片的片种上,因为灾难片符合商业规律,有利于商业运作。

  CS:一般观众会认为,灾难片需要巨额投资才能创造出视听震撼,这是美国大片的优势,冯导怎样弥补这个差距?

  冯小宁:我们不能拿自己的短处去比别人的长处,所以要另辟蹊径。这次主要将重心放在了实景特技的探索上,但是我们做出来的成品绝对代表了中国特技的顶峰,至少是这个阶段的顶峰。中影韩三平董事长看完之后,由衷地说,光特技就得1000多万哪,其实我们没花这么多钱(笑)。我是运用20年来自己摸索出的经验,把生活中的真实加上艺术的想象力最终变成了艺术的震撼。影片的每一个道具,每一个场景,都是我亲自做出来,绘制出来的。角度是什么?俯还是仰?用什么镜头,长还是广?都是我提前设计好的。

  CS:最让你满意的是哪一段特技?

  冯小宁:我觉得还是惊涛骇浪,这种冲击力是之前没有过的。超强的视觉冲击力是当代电影的要素,美国大片为什么好看,就是因为他们有自觉为观众服务的意识。要没有这一部分,观众还不如在家看电视。科技是推动当代电影发展的原动力,而我们之前的特技都是非常脆弱的,甚至有些导演都回避了特技的制作,原因是做一分钟的特技合成就要花去三分之一的投资,但是如果没有这部分,观众就不会买账。所以我们才要自己动手去做,用的方法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做出了让观众怎么看怎么不可思议的效果。在实景特技的探索上,我们是成功的。在数字特技的制作上,可以看我们的台风眼,不亚于好莱坞的《后天》,这就是我们华龙电脑特技做的。

  CS:你希望中国观众看完《超强台风》之后收获到什么?

  冯小宁:首先要让观众觉得中国也能拍出不亚于美国大片的灾难片;第二,要让观众从灾难片中感觉到人的生命高于一切,要让观众感动于人性的关爱;最后,希望观众领悟到善待大自然、尊重大自然、敬畏大自然的重要性。

穿帮镜头

         影片刚开始,这位民工大哥(周征波饰)劫持客船要去岛上见即将生产的妻子,被船上的工作人员推倒在地,这个镜头,手机已经离水果袋子很远。紧接着一个特写镜头,手机却在水果袋子旁边。

  影片结尾处,渔老大的狗狗大难不死出现在一艘船上,这个镜头,狗狗在绳索右侧。紧接着特写镜头,狗狗却在绳索的左侧了。

  市长(巫刚饰)在集市上被当作小偷抓了起来,警察给他戴手铐时是戴在右手上的。到了派出所后,手铐却是戴在市长左手上的。

[我来完善] “超强台风”相关词条:

更多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781
合作编辑者

更多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编辑词条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百度百科投诉中心;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百度百科吧

百科四周年冲刺活动即将拉开战幕

  • 提名竞争!有积分即可换奖
  • 徽章升级!炫徽章新玩法
  • 新增好礼!多劳多得,积分累计

更多惊喜,还有9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80882
编辑次数:34次 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2010-02-20
创建者:tsantanfong

© 2010 Baidu 权利声明

巧预毒草

June 11, 2010
往往走在小路上,对不知名的小草都会拿来一试,
今天看到一种外形很柔和的植物,便摘来看看,欲摘一片叶,却整个茎都断下来,
我当下就有一种恐怖感,这么脆嫩的植物,竟然没有小虫咬过的痕迹,想来应该很毒,不然就不肯能被天择剩下来了。
试了一试,本来一般为了式药,很快就会吞口水的,但今天有不祥的推理,
首十秒的确没有感觉,但十秒后开始有微辣感了,再三秒,马上吐掉,猛吐口水。
 
这毒毒到痛,是辣痛感,与多年前所试魔芋相同。
 
果然是剧毒。一般这种剧毒痛感,会持续数小时,我感受这是一种辣痛感,辣而散,当下感觉穿心莲的大苦感可以洗去这感觉,摘两叶一试,竟然一点也不苦了,
两分钟,还有痛感,再拿甘草一咬,最近的药材真是的,都没有浓烈的药汁了,像是被煮过提炼过的渣似的。
 
五分钟后,痛感消除。
 
功力又增强了。

略论及对比中国文化重振与其哲学上的意义

June 9, 2010
在我们这个时代,华人圈众多政治环境,中国、港台、澳门、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唯有中国走的不是愚民政策,这点,从各国的电视节目就可以看得出来了。中央电视台中,除了太做作,宣传吹捧的色彩太浓以外,在内容的广、深、实、效、大、重方面倒是很不错的,在我们马来西亚,较有中国文化根底的人,很容易就看不下其他地方的节目,九十年代以后,幸运地有了凤凰台,我们看电视才有了意义。台湾的节目太商业娱乐化了,笑一百年都不会对人生成长有长足的进步。新加坡的电视节目太商业化了,一个“普威之夜”,可以拿着钱,把人当鱼来吊的。至于我们本土马来西亚的华语节目,虽然有进步,华人的节目却已是马来水准化了,我们没有政治地位,就谈不上政治理想,没有技术领域可以发挥空间,就没有技术知识的宣导,我们扯得太先进,就被巫统盯着准备压下来,我们在思想文化方面发展太励害,就怕会影响到马来民族回教文化的地位。

  但我们马来西亚华裔也不是没有什么值得自豪的,我们捍卫了母语教育,致使我们成了中港台澳之外华语最盛行的地方,也就是说,按国来说,大马华文教育排第二,这点,好过灭掉华文教育的李光耀领导之下的新加坡太多了。自己灭自己的文化是很容易的,别的民族反而很难做到这点,马来民族经过了六十多年都还只能让小学中学的华族独立中学教育保持在不能发展的状态,而李光耀却在一两年内轻而易举地把所有新加坡华文学校改成英语学校。

  这是中国内地的华人,应该明白的事情,一百年的中国人反省、重振的过程中,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故事。南来马来西亚的华人中,绝大多数目不识丁,是小国寡民的心态的,我们不问政治,因为我们本来还以中国为自己最终的家园的,所以,当马来西亚成立期(1963年左右)间,人数近半的大马华裔并没有积极地在政治上争取地位,加上唯一足一强势领导华人的李光耀所在的新加坡被安排脱离马来西亚,华人更是被打着“寄居”的色彩居住下来的。

  说到这里,前一阵子被袁腾飞骂绝了的毛泽东,其实我是蛮佩服的,要想,一万人和枪对百万坦克飞机,还能把腐败臭了的国民党,靠政治暗杀登上领导的蒋介石赶出去,这有多少机率呢?这机率对常识来说,是不足一的百份率啊。另一方面,以百倍优势都胜不了的军队和政党,其腐败程度多么可怕,这种烂党应不应该被取消掉呢?这常识来说,就是绝对应该的。

  另外,也多亏毛泽东思想,中国成了各地中唯一把哲学方法论这么重要的知识贯彻在普罗大众的学校教育和国家领导的党校教育的国家。要想,连堪称华人圈学术自由之最的台湾也没有说到哲学方法论的重要性,足见共产党群体有其思想上的深刻性,也能明白这个政党体系何以如此庞大及难以战胜。要知道,方法论,也就是对方法的讲究是人类文化智慧最核心最根源的部份,比如科学体系源于科学方法,太极拳源于顺势方法。

  但以本人十三年对方法论的全心研究的浅见,我所看到的是当今共产党在方法论上的不足。其一,共产党到目前为止才行使推广的科学系统方法不是马克思及毛泽东原本推广的辩证方法,这就让共产党难以肯定自身的根的合理性和一体性。其二,共产党目前已有的方法论,无论是辩证方法论、系统方法论和科学方法论对于原本中国人就居于优势的领域(比如医学界的中医界、武术界)没有指导作用。其三,我翻阅多次了的辩证法,实在不足以做为具体地指导工作的方法论,其理论尚待完善。其四,用现有的方法论,根本不能推导创造出中医学和太极拳这两个至现在还不能被其他方法体超越的体系的境界。其五,共产党现有的方法论对当今任何领域,包括技术性领域,除了态度方面以外,不具有显效具体的指导意义。

  直到近年来胡锦涛为代表强调的“和谐观”才有了符合中国传统哲学方法论的色彩,和谐法,确实能够把很多问题化无,少了这些被自己制造出来的矛盾,才能团结更多人,也的确才符合祖先们三百年前总结出来的境界。而和谐、顺应自然、圆、中和、中衡等等大自然的发展趋势规律的地位,其实在整个大自然演化的过程始终都居于很重要的地位。

这一百年来,中国人做到的仅仅是把文化污点去掉,然后用别人的方法重新建设自己而已,要真正找回历史上曾经在某些领域达到最高境界,还要看中国这个历史大国怎么把传统中强盛的方法根源搬到现在的世界舞台。

这里没人看懂,百度博客却可以找到很多类似的文章

June 5, 2010
好些日子没写日记了,这段日子都在思考分类法的问题。

  任何一个学术领域的发展,都需要解决分类的问题,比如科学的纯以对象本质分类,中医的阴阳五行等等,分类是哲学方法论的应用,什么样的认识论产生怎么样的分类法。但分类是人为的,客观世界的多样性不是靠分出来的,它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律。

  人有了理性,期望理解事物以获得安全感以及掌握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好在生活上活用推理方法而拥有对未知事物的掌握及调控效益,但有时候,人们太急于断定客观世界的规律而犯了想当然轻浮的错误,也有的时候,人们太信任及太安于自己的理性,而犯了形式教条主义的错误。

  当今科学界的体系中,元素周期表和植物学的自然分类法可说是人类摆脱形式主义及不自然的分类后的心血成果。

  在中国文化里,太极拳的缠丝劲可说是中国人以无形的思维创造出来的拳法,太极拳劲不讲拳的形式,而强调无形柔劲产生出来的融能量产生及循环原理、力学原理、策略原理等等为一体的劲,可以用全身的任何部位发出来。

  在道法自然体系的发展历史里,前人有指示许多暗示性的方向,但要建构成完整实用圆满的体系,我这个后人是一个探索实践者,彻扎反思者,彻底重构者。

  如果说科学体系用数百年才完善,但至今仍然矛盾浪费,违反自然,这与其分类方法及认识论也有关系,科学体系中,我们不会看到有人从大规律也就是哲学的角度解释为什么植物能成为药物,为什么推拿能治病,为什么元素周期表中质子和中子的量变产生了分子。在学术发展过程中,就象画画写生,先注重局部细节而不先勾勒轮廓的结果就是整体画歪了。

  相应的,我们能看到中华文化中,不断用阴阳五行种种哲学模式象数来解释这些问题,虽然从来都不能继续扩展而发展出科学体系。

  唯物论的观点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为第一性的,但数学里的公式往往不会强调这点,因为这点谁都知道,在数学世界里,永远强调理性系统准确反映及计算推理客观世界。但也别为此看数学太神,数学完全不能处理多质变问题、分类问题等等。按自然本源于一体的现象,数学有太多不圆满不一致的地方。

  反而是中国的阴阳五行家,一开始就想处理分类的问题,只是,阴阳家一走就脱根了,后人在前人创造的阴阳五行八卦等象数模式框框里,根本就脱离及超越不了,根本就不能回到真实客观复杂世界。

  要回到真实客观世界,静下来,放下一切形式,忘掉阴阳五行,忘掉数字,忘掉理论,静心,反复检讨整个自己的知识系统是否扎实,我说的扎实不只是指合不合理而已,而是回到事物的多种性质本身,全面地、系统地、毫无理性形式、只有客观规律地建构自己。要做到这点,势必要巅覆自己的从前自己的生活、习惯、观念,所以说,道法自然体系的修行建构难。

  丢掉一切后,回到感受的世界,能感受到连续性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像整数中的小数点是无穷多的情况一样,像太极拳的全身关节依次传力一样,整个过程是连续的。所有理性的分类都是割裂的,无法连续,就无法自然叠加及发展,就无法顺势发展。

  害怕放下一切理性?当然会怕,但肯定行很通。人的道德之根不是来源于观念本身,而是来源于良心,即一种对和谐舒适感的眷恋,当对和谐失去眷恋时是很可怕的,因为大家都明白,一旦犯罪,就是不归路,宁愿走上不归路的人才会犯罪。所以,在教育界里,多灌输理性准则,倒不如多体会温馨和谐。我们爱吃什么,是身体喜欢吃呢,还是理性的提醒?

  到这个地步,我们会发现,原来道法自然体系的学术理性,是要回到自己的身体就是物质的,要回到这个自身的物质状态本身来,学理、感受、行为与物质四者是统一的。

  自然分类法,是不分类的,哪天我们能建构成这个系统,就能逢人自然笑,自然健康,自然有力气,自然思考,自然聪明。而我们的身体是能掌握物质分子的发展及思维和物质的联系性的事实才可能被发挥出来。

换博客公告

May 22, 2010

  过去的我,从初三十五岁开始,花了十三年,苦思自然、哲学、人生、文化、科学、医学等等的终极原理,就算生活上荒废也在所不辞。

  在这段期间,我时常写日记,却没有特意保留日记的心思,反正自己觉得人总在进步,而且,我投入思考时确实是无法注意这些锁事。总算有博客,让我的日记写在上面不会消失,也可以分享。

  我总希望能在生活上有建树与成就,但都不到时候。

  现在的我,终于能把重心全力放在生活上了,也正好,是开新的博客的时候了。我以前的博客是tongdaojing.spaces.live.com,因为系统太局限了,而且中国海外太少读得懂的人了,已经不适合我接下来的博客方向。

  这个百度空间http://hi.baidu.com/%CC%BD%CB%F7%CA%B5%BC%F9%D5%DF的博客,是我投入生活的博客,期待往后与各位的分享与交流能擦出火花。

淡豆豉疑

May 21, 2010
今天买了淡豆豉,尝了尝,怎么一点辛味都没有啊?
可是我一路买的药都是这个味道的,
书上记载都说辛甘苦寒,怎么我一尝是个甘苦凉呢?
如果说黄芩有一点辛味,那淡豆豉的辛味连黄芩都不如。
这怎么解表除烦呢?我反而觉得豆味是收而缓的,引阳气归中归肾。
想想解表药也很少是种子类的,除了连翘壳和荆芥穗之外也较少了,
拿种子来解表除烦,而且辛味还几乎没有?
 
是现代的药错了?
还是解仲景的桅豉汤的方论错了?
 
 

道法自然体系分类法

May 19, 2010
同一层内,只要开放心态,就能感知多元,这是横向,
修无修静得多深,就能感知多深,这是纵向。
万物本不分,人分而已,由全而细,就看心修得多无多静。
只开法门,少立理论,记忆与看多少书在修道路途上是虚荣而已。
文字让人舍本逐末,不注重道之本体。
文字太多,引得后世人当学问来学而不修不自己感知,任何理论学识都有局限性。
修道感知,却能在当下感知最重要最实在有效的机制,随便一句都可以是今世未有的理论。
 
在这个阶段,有时觉得与佛陀所说越发接近,
但什么妙法莲华、华严经的,对我来说都兜来兜去,
清净道论是我读了觉得有用的唯一一本佛门书籍,
反而在里面看到道家色彩。

分类问题

May 18, 2010
要建构一个体系是不容易的,我得连根拔起,重建根基。
分类是很有挑战的事情,分得僵就成了形式主义,不分又尽不到全面,难以深远。
分得没有代表性,又分得没有价值。
道法自然体系的架构表述,不是以概念和模式来套的,而是穷尽机制,
一切都以真实世界的复杂性为依据。